
薛家岛原本偏僻的渔村现在已是高楼林立。本报记 |
![]() |
![]() |
日前,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楼盘)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自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之后,对深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未来几年,您有没有意向到西海岸新区安家置业?目前影响您到这片新区安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本报今起开展“西海岸新区楼市置业调查”,邀请您来参与。
大青岛格局西海岸楼市迎来新机遇
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提及西海岸新区的重大发展历程,不得不提的是,2011年6月30日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建立起东西海岸区域间便捷的交通联系,这种交通格局的变化,无疑将对西海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大青岛格局已经形成。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许多工薪族选择在青岛东部市区上班,在房价较低的西海岸新区购房安家,这也使得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族压力小了很多。
早在2011年6月30日 ,青岛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同时贯通,建立起东西海岸区域间便捷的交通联系。“西海岸房地产市场随着区域的不断优化升级而迅速发展。”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说,保利、世茂、万达、建邦、科达等房企相继进驻西海岸,沿滨海大道一线布局了保利海上罗兰、世茂诺沙湾、万达东方影都、建邦听海、科达天意华苑等楼盘,产品线涵盖了别墅、高层、公寓等多种业态,原本均价不足6000元/平方米的西海岸房价,在大开发商的带动下,纷纷开始触摸万元线。
隧道投入大政府财政负担不小
近日 ,半岛网房产频道做了“国家级西海岸新区设立,楼市要火?”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45%的参与网友认为西海岸新区房价会上涨;有6成以上的人表示,已经或打算在西海岸置业。从发展角度而言,受访网友最看好的西海岸物业类型是旅游地产。
作为去西海岸楼市的主要通道,胶州湾隧道的贯通,为往来西海岸与市区的市民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上班族“上班居住两边跑”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每天都要经过胶州湾隧道上下班,目前胶州湾隧道收费标准为20元/次,这对部分上班族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方面是西海岸尚处在“洼地”的房价,一方面是隧道收费的制约,不少想去西海岸置业的购房者,似乎处在摇摆不定的折磨中。受此影响,“取消或降低胶州湾隧道收费标准”的呼声渐渐浮出水面。
目前,政府为建设桥隧两端接线工程已投入近40亿元,这部分投入并未计入定价成本。隧道公交免收的通行费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重大节假日7座以下客车免费和一类客车降低通行费政策,对隧道经营企业造成的减收部分,也均由政府财政补贴,以上三项合计年补贴约1.26亿元。
胶州湾隧道总投资36.59亿元,25年经营期的总定价成本约为125亿元,若取消隧道收费,由政府进行回购并负责运营,回购资金巨大,而且回购后维持其正常运营所需成本,仍需由财政另行承担。
民意调查倾听老百姓的意见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胶州湾隧道取消或者降低收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除了胶州湾隧道收费问题,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也构成影响购房者置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将来去西海岸买房,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没有保障?老人的医疗条件 ,会不会和市区一样成熟?购物和休闲会不会便捷?
在大鳄争相进驻的西海岸,尽管楼市日趋成熟,但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整个西海岸新区楼市,住宅和商业配套确实越来越多,但随着居住人群的增加,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不足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青岛世联怡高总经理陈耀华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让这片新城真正宜居宜商。
为全方位了解潜在置业者的需求和意愿,本报特举办此次西海岸新区民意调查,透彻洞悉置业者的真实需求。
本次民意调查活动即日起启动,持续至7月18日,市民可填写表格邮寄给我们。同时,我们将开设网上问卷调查,市民可登录http://vote.bandao.cn/surveys/502/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半岛都市报-幸福大青岛”来参与。我们将抽选出10名幸运者,送出精美礼品,具体抽奖过程及领奖方式,请关注本报的后续报道。
记者 王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