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BBC最近播放了一部挪威的纪录片,故事讲述的是一对中国双胞胎姐妹,10年前分别被美国(房源)和挪威家庭领养,分隔在世界两端,过着各自完全不同的生活。
故事是这样的:2003年的一天,有人在中国的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一个纸箱子,里面竟然有两个女婴。他们被送往了当地的福利院,等待被领养。
不幸中的万幸,他们很快找到了领养的家庭。一对美国夫妇和一对挪威夫妇分别领养了两姐妹。可是他们事先对对方都毫不知情,甚至都只知道自己要带走的孩子其实是双胞胎中的一个。他们办领养手续的当天前后相差了几个小时。确定了要领养的宝宝,两对夫妇擦肩而过。
第二天当他们要去宝宝领走的当天,挪威的那对夫妇,专门从挪威带过来了一条红裙子,想要给孩子穿上。而美国的那对夫妇,就在中国福利院门口的市场里也买了一条红裙子。就在办完一切手续走出福利院大门的时候,两对夫妇撞见了。他们猛然发现对方怀里抱的宝宝几乎穿着一样的红裙子。他们开始互相聊天起来。越聊越发现,孩子们的生日居然是同一天!而且两个宝宝长的都很像!震惊过后他们意识到,这是一对双胞胎。可是福利院方面却不承认。没办法,法律手续已经办完,他们只好互留了电话各自回国,一对本该在一起长大的双胞胎姐妹就此天各一方,开始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回到美国的宝宝来到了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取名Mia。
回到挪威的宝宝来到了只有一个200多居民的小镇Fresvik,取名Alexandra。
在美国的Mia生活在大城市,生活爱好有很强的城市气息,平时上下学有父母开车接送。
偶尔还有小演出。
平时放了学要去小提琴学拉琴。
家庭聚会可以抱着“大红鸟”在餐厅热闹一番。
此时此刻,在地球的另一端的Alexandra,住的地方依山傍水,出门就是壮观的斯堪的纳维亚田园风光,几乎就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极夜的早上自己翻山走去学校。
自家屋顶平常就是滑雪场。
基本交通也是靠滑雪。
日常爱好就是在屋子后面遛马玩儿。
家庭聚会就在家门口。
生活在城市的Mia朋友众多,生活多姿多彩,从小就是小伙伴们的焦点。
社区里还会组织小小的女足世界杯。
想走T台都可以。
生日大蛋糕
美国学生必学的义卖
挪威Alexandra这边就“清净”多了。全镇只有234人,除了一个便利店之外,就只剩下美丽的风景了。在大山中,除了和家里的小马玩儿,还和山上的羊玩儿。
在家里骑自行车玩儿。
在路上捡到小老鼠玩儿
小老鼠在手上拉屎了!没事,拿干草擦一擦就好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美国的Mia常常打扮的像个小公主,盛装出席各种Party。
挪威的Alexandra生活完全不一样,家里的圣诞树都是自己上山砍,然后自己拖回家。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两姐妹都知道远在地球另一边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她们偶尔打电话,却从未见过面。直到6岁的时候,两家父母觉得孩子到了能记事的年纪,终于有了第一次相聚。
见面之后,俩孩子很开心,一起拍照,一起玩乐。惊讶的事,她们长得如此相像,甚至自己都认不出哪个是自己哪个是对方。
自那时起,两姐妹才算真正认识了彼此。远隔重样的生活依然是不尽相同,但两姐妹的情谊是深藏在血液中的。相互了解对方的生活就建立在一封封信件上。
她们都知道以后一起生活的可能性不大,命运就是如此。再次见面可能又是多年之后,能珍惜的就是短暂的相聚所留下的美好回忆了。
假期很快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见。美国的Mia常常一个人来到海边,看看大海,想着海的另一头自己的姐妹。
而地球另一端的Alexandra也常常来到海边隔海思念。
相关阅读:《华人在海外》30期:被"遗弃"的中国女孩们
从近年来各种华裔被领养者的情况来看,可以发现这些被领养的孤儿大多是女孩,这和多年前一些偏远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很喜欢中国,能够讲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其女儿杨乐意就是在中国扬州领养的孩子,今年9岁。
“人人都说扬州出美女,我女儿一看就很美。”洪博培颇为自豪地提到,之前杨乐意在北京学习中文,洪博培希望女儿能尽快融入到中国文化中。
洪博培,前美国驻华大使。父亲乔恩?M?亨茨曼是著名企业家、美国最大化学公司亨茨曼公司创始人,洪博培是家中长子。1987年大学毕业,进入父亲创办的亨茨曼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和CEO。对经商毫无兴趣的他没多久就离开父亲的公司。
政治上,洪博培极为有天赋,2009年7月23日,成为美国驻华新大使候选人,8月7日,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正式确认洪博培出任驻华大使,2011年4月结束任期回国。
2012年,宣布参与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1月16日宣布退出2012年总统选举。
2009年12月3日,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夫妇带着自己的中国女儿杨乐意回到她的出生地江苏扬州“寻根”。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杨乐意看望了扬州儿童福利院的儿童及保育员“妈妈”,并与大使夫妇在园内种下“感恩树”。
杨乐意学古筝。
杨乐意收到福利院赠送的中国国宝熊猫玩具。
杨乐意与洪博培夫妇。
杨乐意与洪博培夫妇在园内种下“感恩树”。
时隔3年收养的两名女婴竟是亲姐妹,你相信吗?1998年和2001年,美国妇女邦妮分别收养了两名中国女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邦妮竟发现两人相貌长得酷似双胞胎。结果DNA鉴定证实,两个女孩果然是亲生姐妹。(图为姐姐克赖顿(左)和妹妹赖利)
如今,两名女孩已经懂事,她们很想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愿望,邦妮想为她们寻找亲生父母。据悉,两个女孩的父母可能居住在彭水和黔江一带。
“两个女儿很乖,很活泼,我们都很疼爱她们。”邦妮告诉记者,她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从事信息技术工作。她很喜欢中国,经常到中国旅游。1998年8月,一直很想收养一个女儿的邦妮从美国来到了中国湖南省常德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名14个月大的女婴。
“我见到这名女婴时,我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她有多么的乖巧,她没有头发,但一双大大的眼睛却可爱极了!”邦妮说,她从福利院得知,这名女婴出生时头顶有一个瘤,已在医院做了切除手术。邦妮为女婴取名为克赖顿。
2001年10月,邦妮带着克赖顿再次来到湖南省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又收养了一名1岁的健康女婴。这名女婴有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邦妮一见了也喜爱极了。她得知这名女婴被送到福利院时才10天,邦妮收养后给她取名叫赖利。
渐渐长大的赖利也非常乖巧活泼,她经常在邦妮怀里调皮地推着妈妈鼻梁上的眼镜。随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邦妮竟发现两个女儿长得很像,眉目之间极其相似。2002年,邦妮将两个女儿带去做了DNA测试,两个女儿果然是亲生姐妹。(图为妹妹赖利)
“这真是一个奇迹,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邦妮说,当时她得知这一结果十分高兴。但同时又感到非常气愤:一个母亲竟狠心地先后丢掉了两个亲生女儿。也许这位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丢掉的两个女儿竟被同一养母收养并带到了美国。(图为姐姐克赖顿)
邦妮说,如今,大女儿克赖顿今年即将满15岁了,长得很高,身体很健康。她喜欢跑步,最擅长跳高,还在学校加入了荣誉课程。小女儿赖利今年11岁,很喜欢打网球,现在正在学中提琴。两个女儿相处得也很友好,很喜欢在美国的生活。
两个孩子的父母在哪里呢?邦妮回忆说,当时她从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得知,两个女儿都是从重庆彭水或黔江一带送到福利院的。
“要查弃婴的生父母确实很困难。”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王姓工作人员说。如果能够找到弃婴的亲生父母,弃婴也不会被送到福利院。
得知邦妮收养的两个女儿是亲生姐妹,该工作人员也很惊讶。他猜测十多年前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有的农村家庭为了要儿子就将女儿狠心遗弃了。
无独有偶,另外一对姐妹也被好心的美国家庭收养。不过这对九岁大的双胞胎姐妹们比较幸运,她们一岁时便一起被热心的凯思琳收养,一家人其乐融融。
凯瑟琳除了收养这对双胞胎姐妹之外,之前还有收养一位年龄较大的女孩。就是15岁的图文涛(图右二),她并不像之前照片里那样略带忧郁,非常活泼开朗,她是在三年前被凯思琳收养后带往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现在已经讲一口流利地道的美式英语。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收养这么多中国孤儿时,她说她想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给她们一个温暖的家。收养三个孩子后,为了更好照顾她们,她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电视制片人工作,担任全职妈妈。
说到中国人大都不愿意自己收养的孩子寻找亲生父母,而她为什么愿意帮助图文涛找父母时,凯思琳微笑着说孩子不属于任何人,她们是独立的,她们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
她非常爱她们,也非常希望她们能健康成长。了解她们的亲生父母在哪里对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有益的。
从近年来的各种华裔被领养者的情况来看,可以发现这些被领养的孤儿大多是女孩,也许这和一些偏远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
对于有些华裔被领养者来说,一方面受到了美国家庭的好的照顾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有着说不清的感情。
一些华裔被领养者们在健康长大之后,也努力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Cecilia Love,一名华裔养女,日前已被选为威尔士卡迪夫河滨区工党候选人。生父母均为华人的Cecilia,婴儿时期就被自己的英国养母和苏格兰养父收养。几年前,她成为工党成员。
另一位成功的华裔被领养者就是加拿大世界冠军玛丽.娄(Marie-Lou),她也是一个被收养的华裔女孩。
玛丽的全名是Marie-Lou Morin, 家住蒙特利尔N.D.G区的Westmount。现在道森学院(Dowson College)上二年级,专业是社会科学。 玛丽在蒙特利尔本地人家里长大,早已不会中文,而法语就是她的母语。
玛丽今年20岁,1990年1月10日出生。20年前,不到一岁的玛丽被她那从未见再过面的母亲(或者是父亲)搁在篮子里放在江苏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的门前。这就是她所知道的全部的关于自己的身世。
18年前的一个初冬,48岁的蒙特利尔门窗生产商Gilles Morin和夫人Anne Lussier决定再收养一个孩子。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后,Morin夫妇来到中国常州市儿童福利院。在儿童福利院,他们见到了健康漂亮的婴儿玛丽。
Morin一家家境殷实,在收养玛丽之前,Morin夫妇已经育有4个孩子,三男一女,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年35岁的大哥是医生,33岁的二哥在银行工作,30岁的三哥随父亲打理生意,26岁的姐姐是牙医。 小玛丽到了蒙特利尔,全家都很高兴,从此Morin夫妇对玛丽视如己出,兄弟姐妹对玛丽视如己妹。幸福地度过了童年。
在2008年,玛丽随加拿大花样游泳国家青年队,参加了在俄罗斯举办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最终获得团体第一名。亲临比赛现场的Morin夫妇当看到玛丽上台领奖的一刻,泪水夺眶而出。他们为能够拥有这样一名勤奋好学,聪明美丽的中国养女而感到深深的自豪和幸运。
当年和玛丽一起被蒙特利尔家庭领养的还有其他5个女孩子。她们偶尔聚会一下,很少谈到中国,谈到常州那个城市,但她们当看到对方的脸时,却知道那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她们各自不同的家在蒙特利尔,然而互相又是彼此的另一个家,另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只存在于养父母转述的支离破碎记忆中的心灵之家。
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孩子,不管是健康的,还是有缺陷的,他们一样给予爱心。
相关阅读:《华人在海外》第21期:华裔被领养者寻根路
尽管近十年来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趋势在衰退,但被美国人领回家的中国儿童就有约71632名。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自1999年以来,美国家庭收养最多的就是中国儿童(1999年到2013年)。
过去14年 美国人“领回”71632名中国儿童。中国的国际收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且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被遗弃的儿童越来越多,孤儿院等机构不得不寻找方法来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
据全国广播公司(NBC)22日报道,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凯特?克罗蒂(Kate Crotty)——一名华裔被收养者,都很“痛恨”中国。这种感情直到今年六月她“返回”中国待了一个月之后才消失。克罗蒂生于无锡,1997年来到美国时仅1岁,她不知道为什么亲生父母会丢弃她,她猜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还有她的女孩身份。
不过克罗蒂的中国之行并没有让她找到亲生父母,但令人惊讶的是,曾经惧怕中文家教的她,现在已经爱上了汉语和中国文化。那些曾经参加的文化夏令营和节日,对她来说也有了新的意义。今年夏天,她甚至还接待了来自中国的交换生。
牧羊地儿童村,贝天牧抱着Josiah和Robert(右一),Cody(左)在一边举着椅子。
工作人员Sara给当天生日的李锐(坐轮椅者)送了一个望远镜。
牧羊地儿童村,游乐场后是因缺钱停工的康复和技能中心。
中国,还是美国?是个问题。
但也不是每个华裔被收养者都有同样的体会。23岁的诺曼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长大。诺曼生于中国常州,1991年被收养时才7个月大,现在是化学品分销公司尤尼威尔(Univar)的商业分析员,诺曼曾在高中的时候返回过中国。
“我知道未来要去中国留学,所以我要准备好。”诺曼在奥斯汀学院(Austin College)主修商业管理和汉学,随后得到了在上海学习的机会,但在中国待了半年之后,诺曼说,无论是以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身份,周围的人都无法接受她。她还说,觉得没必要找到亲生父母。
“寻根”之旅改变华裔被收养者观念。
自小被巫裔领养的华人妇女,在年过六旬后渴望寻找亲人,以便在逝世前能够完成心愿。(图:星洲日报)
“在中国的时候我很自在,因为周围都是和我类似的人,”虽然在与中国朋友相处时也会因为对方用中文交流而感到被冷落,但诺曼对中文的兴趣直到高中参加了一堂普通话课程才被发掘出来。
外国人领养小孩究竟好还是不好?
“我对过去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了解,”克罗蒂说。然而在高中三年级时,克罗蒂开始觉得应该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克罗蒂对她的养母——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人说,她想去中国寻找亲生父母。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和她的家庭成员们。
中国驻美使馆为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举行联欢会。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
安吉丽娜朱莉和她在柬埔寨领养的小孩一起逛街。
安吉丽娜朱莉和她在柬埔寨领养的小孩。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们已经熟悉了在外的生活。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和他的家庭。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们回国参加活动。
“中国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父母的家乡,我是中国的一部分,”克罗蒂说,“在这次旅行之后,我会说,我是中国人。”
被领养的华裔小孩们感受传统中国文化的活动。
缅甸中文网 2021-02-25 19:37:42
上观新闻 2021-02-26 06:57:43
缅甸中文网 2021-02-25 18:54:27
AI财经社 2021-02-25 19:43:33
大猫财经 2021-02-26 07:48:09
金融界 2021-02-26 09:26:25
那孩心情 2021-02-25 11:15:12
寰宇大观察 2021-02-25 22:41:15
掌闻视讯 2021-02-24 16:36:22
社会报料 2021-02-26 06:21:14
娱八扒愚 2021-02-26 12:00:46
情感文化流 2021-02-26 21:45:37
掌闻视讯 2021-02-26 16:59:28
星视频 2021-02-26 18:59:35
新周刊 2021-02-26 07:19:02
金牌娱乐 2021-02-26 08:26:40
温州报道 2021-02-26 17:14:00
新京报 2021-02-26 08:28:46
网易娱乐 2021-02-26 10:53:09
北国小甜瓜 2021-02-25 18:19:11
星视频 2021-02-26 14:38:27
一见财经 2021-02-25 19:30:47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1-02-26 09:35:06
镜子里的世界 2021-02-26 04:39:58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1-02-26 13:54:03
澎湃新闻 2021-02-26 13:21:20
观察者网 2021-02-26 07:01:46
豫知身边事 2021-02-26 10:01:20
江淮晨报 2021-02-27 00:39:36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1-02-26 01:52:08
牛弹琴 2021-02-26 08:27:42
直播吧 2021-02-26 07:20:55
锋雳 2021-02-26 10:41:34
易视频 2021-02-26 11:40:49
网易体育 2021-02-26 10:34:57
网易体育 2021-02-26 12:20:23
网易娱乐 2021-02-26 14: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