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认知中,股市和房市造就了一批人富起来。胡润研究院的最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统计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中约有20%是职业炒房、炒股者,这些人的个人总资产均在亿元以上。
那么,作为过去几十年已经被证明的有效“造富”方式,未来是否可以继续沿用?
“全球资产配置大时代”已来临
分析全球范围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行为,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不约而同地把25%的资金配置在离岸市场。
可以说是一个体现了人类深层行为的全球资产配置常数。
2014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可投资资产总额大约为11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以25%这一全球资产配置常数为参照,单单是中国境内高净值人士就需要把2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配置在海外。
这一庞大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给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全球资产配置大时代已来临。
中国亟待管理配置的私人财富规模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房源)。
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却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以投资为导向的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的财富积累要通过财富管理和配置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但这些配置也基本在国内进行,海外配置却寥寥无几。
为进一步验证这个想法,2015年6月数据,全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总规模大约为68万亿美元、100万亿美元,中国境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大约为9.6万亿美元、6.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比例14%、6.5%,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
从中国资本市场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比例上看,无论是境内资金配置境外资产,还是境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都远远未达到应有规模。
从更加广泛的证券投资角度,2015年6月,中国非官方对外证券投资规模为2760亿美元,外国对中国证券投资规模为8997亿美元。
因此目前中国投资者配置全球资产的规模以及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规模都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按全球资产配置常数来计算,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